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 
厌学症的表现与解决措施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23-02-09 01:57:10

小学生厌学有很多种表现,也有很多种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帮助孩子走出心里的阴霾。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厌学症的表现

“厌学”一词是用来描述对学习对象、学习环境的厌倦并产生逃避心理的一种症状或状态。它还包括恐学、憎学的心理。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七种:


(相关资料图)

1、学习压力太大,学生的大脑负荷太重,而又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产生厌学心理。称之为“压出来的”厌学症,这类厌学症患者数量是最多的,也是最棘手的。

2、学习方法不对头,越学越难,而不是越学越易,最后被难倒了,不愿再学了。这种厌学好比骑着毛驴上月球,越走越难。

3、基础太差,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最后不得不当逃兵。这种情况有点儿像在玻璃板上建高楼,在池塘里建航空母舰。

4、在学校里和老师或同学发生人际冲突,学生没有能力化解冲突,以厌学来逃避冲突。这叫“和丈母娘生了气,却要和老婆离婚”。

5、父母感情不和,或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严重的社会不良行为,孩子用厌学来惩罚父母。这叫“坏树结不出好果子”。

6、受到不良文化或不良人群的影响,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点,兴趣爱好发生重大偏离,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叫“鸟炮换枪”,正路走不通,干脆走邪路,最后一定是走死路。

7、患有某些心理疾病,无法产生正常的学习行为,厌学只不过是病症的一部分。

前四种情况和第七种情况最为普遍,它们约占厌学症发生率的70%。孩子有厌学表现,做父母的首先要进行正确归因,切不可盲目地急躁和怨怒。急躁和怨怒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厌学情绪,首先应当考虑向专业心理医师求助。因为专业心理医师能够对不同情况的厌学心理作出较为准确的归类分析,他们的处理方法也更专业,更有效。假如家长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处理孩子的厌学问题,通常更容易使孩子的厌学心理加剧。须知,厌学症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心理问题。

小学生厌学的解决方法

一、这个你不会,我们来帮你!

解决办法: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作范文读出来。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

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有一点可以做,就是让孩子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 你真棒!

解决办法:要为孩子解决具体问题。

对家长来说,只有鼓励也不够。夸上一句“你真棒!”,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的。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有的孩子刚进小学时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题的时间记录比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几道题。这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

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三、 你怎么那么爱贪玩?

解决办法:用孩子喜欢的方法激发好奇心

保护和激发好孩子的好奇心对于激发学习动力也非常重要。

其实一些动手的小实验也是家长可以带孩子做的,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探究习惯非常有用。

此外还有一些用游戏学数学的方法,比如小一点的孩子搭积木,从中可以了解三角形、长方形、园、半圆等图形概念和红、绿、黄等颜色概念,还能养成观察、记忆、想象、合作等习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扑克牌算24点,等等。

四、 狂上补习班

解决办法:别上补习班,鼓励自学+讨论

对于补习班我是这个观点:不要去读,浪费钱是小事,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更得不偿失;若养成孩子对补课的依赖性,养成上课不认真听的习惯,则损失更大。现在很多补习班鱼龙混杂,资质也很值得怀疑。

我主张学生自己有问题去找老师、同学或家长问,而不是固定一个时间请老师来给学生补课。这就是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别。

我也提倡同伴之间的讨论互助。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别人一遍,自己领会的更深,而且讨论可以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讨论的结果是双赢的,孩子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总之,选择对学生最有利的方式去提升成绩,学生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

五、上课做作业不专心

解决办法:家长作榜样

最好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是跑去看电视、打麻将、跳舞,也不是站在门口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而是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学习。

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有什么事情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良师益友。这种家庭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