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汇阁收藏的《四库全书》(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杨磊 李博 摄影报道
游人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参观(6月14日摄)。
(资料图片)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古诗词中风姿无限的扬州,近年来,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思路,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古城空间格局,维护古城特色风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与文化氛围。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和古运河相映成趣(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扬州仁丰里,昆曲非遗传承人张春香在表演(6月14日摄)。
游人在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游览(6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扬州仁丰里景色(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市民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晨练(6月15日摄)。
小朋友在扬州古运河畔的城市书房听故事(6月15日摄)。
扬州文昌阁和城市景色(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2014年,扬州作为运河原点、申遗牵头城市,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从长江入古运河,沿途瓜洲古渡、运河三湾、瘦西湖等“运河十二景”古韵今风,使人流连;行至城中,始建于明代的文昌阁坐落繁华闹市看车水马龙,评话、古籍修复等传统非遗与手作馆、文创空间等新业态在街巷里错落有致、有机融合……
市民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晨练(6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景色(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工作人员在扬州文汇阁内维护《四库全书》(6月15日摄)。
扬州老城区民居(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景色(6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人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6月14日摄)。
工作人员在扬州文汇阁内展示《四库全书》(6月15日摄)。
居民在扬州仁丰里包粽子(6月14日摄)。
扬州瘦西湖景色(6月15日摄)。
扬州文昌阁(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扬州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6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扬州东关街休闲游玩(6月14日摄)。
夜晚里扬州皮市街的书店灯火明亮(6月14日摄)。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6月15日摄)。
游客乘船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参观游玩(6月15日摄)。
江苏省文化遗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人时庆梅(右)在工作室与工艺美术师们交流(6月15日摄)。
扬州市民杜祥开用自家平房与天井打造出“祥庐”,小桥流水,亭台假山,锦鱼畅游,匾额楹联(6月14日摄)。
古运河湾夜色(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来喜(右二)在工作室与同事交流制作扬州红雕漆作品(6月15日摄)。
在扬州东关街的一家古琴行,一对师生在教学中(6月15日摄)。
游客在何园游玩(6月14日摄)。
扬州东关街(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一艘观光船驶过古运河湾(6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
中新网永州5月23日电 (谢助民 唐毅刚)每天上午,在湖南东安县中天职业培训学校教室,炒菜师傅唐远江都准时教学员做东安鸡。红椒丝、姜丝
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郑荫源23日在此间披露,今年以来,福建共侦破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378起,
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郑江洛)“2017年至2021年,全省社会治安呈现‘两降三升’良好态势。”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黄华安23日在此
中新网湖州5月23日电(施紫楠 施妍 陈思谊)“等到疫情好了,我们就去找你……”23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弁山村村民郑益谋一家,又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