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处理完文字和事务工作,25岁的袁肖习惯前往田间地头、农户家里和产业一线调研走访,他在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这片热土已奋斗4年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这个目标在他心中愈发明晰。
他是小岗村团委书记,也是地地道道的小岗村村民。2019年6月,听闻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在父母的呼唤下,他从浙江宁波返乡,开始干起扶贫专干工作。
(资料图片)
在外地时,袁肖干过餐饮业,也研究过制造业,可刚来村里接触群众工作,他“两眼一抹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他学着摸索村民需求,挨家挨户搜集、核对脱贫户信息,并参与到帮扶措施制定工作中。
他发现,当时的79户脱贫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不在少数。他迅速对接小岗村近年来招商引资落户的各类企业,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和劳动技能培训,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目前已有近40人进入企业工作,还有部分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
新冠疫情期间,袁肖带领青年志愿者们为有需求的村民提供医药、食品、化肥等代购工作,连续30多天吃住在村里,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用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也为袁肖开展共青团工作提供了经验和便利。
2022年年初,袁肖担任村团委书记一职,他一边学习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相关政策,一边走访当地农业大户,结合小岗村产业发展实际特点,谋划着带领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做点实事。
他建立“小岗青年创业”交流微信群,凝聚吸引有志青年返乡,为其提供创业就业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实时推送农业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村情动态等,实现“信息直达青年、问题汇聚线上、组织统筹解决”。近年来,小岗村团委还获评安徽省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今年,95后汤艳在村团委联系对接下返乡就业。她目前是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团支部成员,也是大包干纪念馆等3个主要红色景点的讲解员。刚回来时,她用一个月时间打磨和背诵讲解词,却总是苦恼找不到返乡工作的获得感。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40多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勇争先。几个月来,在为一批批外地游客讲解“大包干”故事的过程中,汤艳也逐渐体会到了返乡工作的意义——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传递家乡之美和红色精神,这让她从心底生出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90后返乡青年吴斌曾为农家乐生意冷清而担忧,在小岗村团委建议下,他将外出学到的餐饮企业运营技能用到实处,更换整体装修风格进,创新菜品口味,客流量明显增多,节假日时,包厢预定更是爆满。
“有很多青年有意愿回到小岗。但也有人担忧专业所学和未来发展行业是否匹配。”联系在外务工的小岗青年过程中,袁肖也对共青团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他认为,未来应该从青年需求和痛点出发,精准服务、准确沟通,完善各行各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配套服务措施,让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为此,他常态化组织电商培训、种养殖技术参观活动,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普及青年创业贷款政策。他还搭建创业青年交流渠道,打造了“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等相关阵地。
这些年,小岗村瞄准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以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呼唤着更多返乡青年投身乡村振兴行列中,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不断尝试新思路和方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乡村建设本领。
每当被问及是否后悔返乡工作时,袁肖都会想起村里老一辈人的嘱咐——“小岗村的发展和振兴,未来要靠更多年轻人的努力”。小岗村团委班子目前成员4人,平均年龄26岁,袁肖表示,当一群年轻人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必将不断擦亮“青春小岗”最靓丽的发展底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治疗精神疾病的2大关键点!做到了,离康复就不远了|环球讯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
中新网永州5月23日电 (谢助民 唐毅刚)每天上午,在湖南东安县中天职业培训学校教室,炒菜师傅唐远江都准时教学员做东安鸡。红椒丝、姜丝
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郑荫源23日在此间披露,今年以来,福建共侦破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378起,
中新网福州5月23日电 (郑江洛)“2017年至2021年,全省社会治安呈现‘两降三升’良好态势。”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黄华安23日在此
中新网湖州5月23日电(施紫楠 施妍 陈思谊)“等到疫情好了,我们就去找你……”23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弁山村村民郑益谋一家,又
X 关闭
X 关闭